欢迎光临张家口步高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手机号码:15230332230
电话号码:400-1015-002
传真号码:0313-8886036
公司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东兴大街46号

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这些好政策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0

人力资源社会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指导各地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实行业发展基础


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万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覆盖行业龙头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领军人才库和专家智库。


  依托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市场,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鼓励高等院校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方向的专业硕士。


  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将其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完善统计监测制度


  加强和改进行业统计调查,逐步健全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以市场主体、主要业态、经济指标、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


  加强统计组织和监督管理,落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体责任,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科学性、及时性。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数据管理,完善定期监测与快速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分析。


  优化统计监测数据分析应用,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健全信用和标准体系


  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服务活动。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记录,推动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信用分类管理。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工作,建立覆盖全业态和全过程的标准体系。


  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探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


  落实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产业、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在重大建设项目库下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专项。


  支持各地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开展机构培育、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以及促就业活动等工作。


  发挥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出资组建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培育基金。


  拓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投融资渠道,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信贷产品。


规范市场秩序


  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和备案,进一步落实告知承诺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


  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领域信息安全保护,推动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和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


  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充分发挥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行业协调作用。


加强宣传引导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配置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成效。


  定期举办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鼓励各地举办经验交流、创新创业、供需对接等品牌活动。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编制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开展创新案例遴选。


  办好《人力资源服务》杂志,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强制性规定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应当委托政府指定的外事服务单位办理中方工作人员聘用手续,虽然这项被称为“向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中方雇员”的服务是强制性政策催生出来的,并且当时它离实际上的人力资源派遣服务相差甚远,但毕竟我们可以多多少少看到人力资源派遣的影子。  人力资源外包的萌芽期  从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大约十年期间,是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萌芽期。1979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第.一家企业——FESCO,即现在的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此期,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以类似人力资源派遣的“提供中方雇员”方式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积累着宝贵的经验,为后来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现今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领域的行业巨子FESCO和上海外服便是起步于此阶段的外事服务单位。  人力资源外包的起步期  从90年代起到90年代末,又一个十年,是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起步期。此阶段,“提供中方雇员”继续着它的发展;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继出现,人才也开始小范围流动,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开始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基于人事档案的劳动用工手续的服务,人事事务外包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此外,由于外资企业进入和先进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进,我国部分企业从人事管理概念转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别一些发展快速的高科技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打造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此过程造就了一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专家,这些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纷纷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开始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市场。从华为走出来的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便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可喜的是,在这一阶段中后期,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职工下岗,出于下岗职工就业的需要,真正市场运作的人力资源派遣开始应运而生。  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期  从21世纪起,中国人力资源外包行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先行一步,不但向规范化、专业性发展,还出现了市场细分,例如专业招聘网站:中国人才热线,例如薪酬数据咨询顾问:外企太和,例如人才测评机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人事事务外包由于众多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发展、分支机构和人数的增多,纷纷开始由其在华总部牵头,将其人事事务统一外包出去,例如IBM、Microsoft、GE、西门子、西安杨森等;人力资源派遣在这之前完成了初步探索,各个专业人力资源派遣机构露出“尖尖角”,官方和民间开始有组织的对人力资源派遣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各个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发法规,行业协会的成立也开始提上议程。  人力资源外包的规范期  总结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个异常清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1)人力资源派遣的政策性“催生”和“喂养”(早期的“提供中方雇员”和后来安排下岗职工需要、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工编制限制);(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市场化发展;(3)人事事务外包“傍”“洋大款”(跨国外资企业在华业务发展带动了人事事务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的主导期  人力资源外包或成未来招聘手段的发展方向。如今80后、90后已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微博、微信、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上,搜索求职信息了解企业文化。 为了迎合现代人的需要,手机招聘、微招聘、互动招聘、预约式招聘等新产品、新渠道在近几年层出不穷,各类派遣、外包公司也纷纷冒头,招聘官们已经开始用各种手段迎合新生代的嗜好,以物色自己的“千里马”。 临时用工 人事外包 劳务派遣 社保代理